談需求


這兩個禮拜以來,都處於忙碌的狀態, 老實說服務業(設計與企劃都算是服務業之一), 不應該因為工作內容的修改過程或是客戶修改所造成的一些困擾而有所抱怨, 但是我想大家一定也跟我一樣, 如果遇到老闆或是客戶, 有時候是同是企劃案提議上的大翻盤, 應該都會有很多的不滿與抱怨...

我也一樣, 對我來說, 我已經好幾次的提案經驗中, 所遇到的糟糕的情況是,往往窗口與執行者的溝通方式不良, 或是與最終需求者(指的是OEM廠商或是最終消費端的客戶)喜好不同時, 往往要作了很多白工才會發現最後的需求; 就算東西做出來了, 或是已經結案了, 兩邊也差不多要吵起來了...

其實, 跟有的設計案或是專案一樣, 整體規劃也是需要將所有需求面談出來後, 才開始進行面的動作...聽起來很容易, 但是卻有很多的陷阱...
"Learning by Doing", 其意義是執行中學習,由其實跨領域的專案,如果沒有透過實際執行的過程,往往透過知識或學理是無法應付現實的變化,透過邏輯性與講解性的思考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也就是說, 經驗的差別(尤其是跨領域的經驗性), 會造成談判過程成功率與執行率的差異....

其實說真的, 我有很多令人相當挫折的經驗可以跟大家分享,但是這不在本次的主題範圍, 所以這邊不再多作說明;其實談需求的最佳學習方式,往往就是把角色顛倒過來,"學著將事情包出去", 看看別人如何處理, 從中間多多學習, "只有將需求事項成功的敘述給別人, 才會有機會真正了解談需求真正的方式". 不過這種學法真的是要有機會才能這樣作...

另一種談需求的方式,就是"條件收斂法", 這種方式通常用於專案執行過程, 也就是將每一次執行的需求內容界定一個範圍, 並要求與每一個需求者認同需求的敘述內容是大家共同認知的範圍, 再由這個範圍與目標訂定為執行的最終目標, 並將每一個大範圍細分成幾個小任務, 經由小任務的目的不斷達成與推進, 達到對上頭要求的任務達成率與信任感, 增加雙方得信任度為目的. 這方式的缺點, 其實經驗有這相當大的關係, 同時需要專業的談判技巧, 在目的達成上不斷施展不同的軟硬手法達到目的為最終目的, 同時一定要設定安全底線與達成日期的範圍, 以應付各種不同情況變化實所需要的應變...

不管你選擇哪種方式, 這樣的情況重點都需要很高的"經驗需求", 如果經驗不夠的新鮮人, 請牢記" Learning by doing", 藉由不斷的仲介與交手的過程,多多增加自己的經驗, 才能在未來職場上獲得自己的成就.

版權所有 轉載請註明來源

熱門文章